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强一周】马斯克的“大单”和上海的“100条”

朱珉迕 上观新闻 2018-10-31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背景,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现实背景下,上海释放的开放信号已经再明显不过。


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临港,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被称为“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在政策规模和力度上,也可谓多年来少有。

这两件事,发生在上周的同一天。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背景,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现实背景下,上海释放的开放信号已经再明显不过。

7月10日下午,在上海同特斯拉正式签约前,李强会见了埃隆·马斯克。埃隆·马斯克未必知道新鲜出炉的“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但他显然明白上海的诚意和吸引力。他告诉李强,特斯拉把第一个海外超级工厂设在上海,看中的正是上海的创新创造活力、高效的行动力和各类人才集聚优势。

李强则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并积极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外企业在沪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而双方完全可以进一步拓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设想由来已久,此番正式落户,也算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据报道,落户临港的这家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系特斯拉独资建设,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习近平主席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的扩大开放重大举措中就有“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特斯拉项目签约正是一个实质性的落地成果。对特斯拉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

对上海来说,这样一张“大单”,同样是一个利好。李强曾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上海不能满足于“自己跟自己玩”。要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座城市需要集聚“国际玩家”。有了“国际玩家”,才显得出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度和辐射力,也才担得起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的重任。

埃隆·马斯克显然是上海需要的“国际玩家”,并且绝不是唯一一个。某种意义上,推出“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这样被舆论普遍称作“重磅”的行动方案,目的正是像李强所说的“把门开得更大”,从而吸纳更多的“国际玩家”。


7月10日上午,上海用一场全市层面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大会”,宣告“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出炉。这样的形式,沿用了此前关于营商环境、人才新政和“四大品牌”等几个重头行动方案出台时的安排方式,足见此事在上海全局中的特殊地位。

“之所以开这么一个推进大会,就是要把中央的要求细化实化具体化,以更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措施,以更加扎实有力的行动,把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做深做透。”李强在会上说。

李强重申了他4月在浦东新区、5月在复旦大学等各种场合提过的判断:上海是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今后发展依然要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其中,开放是近代以来上海最鲜明的特质,也是习近平总书记11年前为上海概括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凝练内核。“上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非常生动的开放史。”

这是上海遵循的历史逻辑。而在内外部环境出现种种变化之时,“坚定开放决心”更显至关紧要。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开放的步子迈得大一点,什么时候发展的质量速度就更好更快一点。”李强说。时下上海重在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前者需要依靠扩大开放来聚集资源要素,后者亦需在开放的条件下思考实践。何况,上海还承担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使命,“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机遇和挑战在变,但是,开放的立场不能变,开放的优势不能丢。”

他表示,上海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的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坚持开放立市、开放兴市,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新一轮全面开放的新高地”“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配置全球资源的亚太门户”和“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战略支撑”,由此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这些目标,均意味着上海需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纵观全球的视野、以洞察大势的敏锐”,“找准定位,抢抓机遇,赢得主动”。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推出正是基于这样的语境。而推这“100条”本身亦经过了深思熟虑——如李强所言,上海经济对外依存度大,对外开放需要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首要的就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与其他经济领域一样,这同样面临“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问题。这意味着,上海需要瞄准对外开放领域的“最高质量”“最高水平”“最高标准”“最高层级”,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而不是简单地“砸”政策。

大会上,李强提出要打造“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开放新格局”。比如在开放布局上,打造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重要枢纽;在开放领域上,推动市场、机构、业务、产品全链条贯通式开放;在开放网络上,加快构建遍布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和服务网络,迈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高端;在开放标准上,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制度体系,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等。

具体到贸易方面,李强亦强调要“优进优出”,打造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基地、全球优质商品的集散地、我国和世界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集中交易的战略高地;吸引集聚人才,也需要“更加重视引技引智,瞄准处于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瞄准对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瞄准高层次、高素质海外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促进战略资源加速向上海集聚”……显然,唯有坚持了这种“最高最优最好”的导向,上海才可能在新一轮开放中“领风气之先”。

另一方面,“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从制定到落地,都需要明确务实导向,体现高超的行动力,并以务实行动诠释上海的开放决心。

习近平主席强调,对外开放重大举措要“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而上海的“100条”中,有34条需进一步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在李强看来,这些成果,当然需要尽快突破见效,从而占得先机。

“同样的政策,为什么在有的地方就能快速落地,形成先发优势,有的地方却经常错失先机,关键比拼的就是落实快、措施实、服务好、环境优。”他说。

为此,他从8个方面逐一破题,阐述扩大开放的落实之道,其中既包括自贸区改革、金融机构集聚等具体事项,亦包括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性因素。埃隆·马斯克的超级工厂亦是一例——李强表示,新一轮国家扩大开放力度非常大,在服务业领域多项投资限制被取消,在制造业领域基本形成全行业开放。拿制造业来说,上海就应当抓住契机,在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争取更多外资项目落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高端绿色进口再制造等新兴业务,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再创新、再升级。

显然,在签下埃隆·马斯克的“大单”之后,人们有理由对上海期待更多。同时,上海各级政府部门肩负的压力也不小——根据计划,“100条”中90%以上可以在年内实施。换句话说,“重磅政策”含金量几何,上海又能否真正成为“开放新高地”,很快就将迎来检验。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珉迕

摄影:陈正宝

微信编辑:皮小姐


你或许还想看↓↓↓

【李强一周】保卫蓝天碧水,不能仅靠数据说了算

【李强一周】致敬钟扬和牛犇,李强要表达什么

【李强一周】20年后,上海的“吨位”与“地位”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